医院新闻

当前位置:首页 > 医院新闻

康小护 | 糖尿病患者注意:“护脚” 比控糖更易被忽视!3步日常护理,预防足溃疡

阅读:

      本期看点KEY POINT      

 

据临床数据统计,每 3 位糖尿病患者中,就有 1 人会出现足部并发症,而足部溃疡若未及时干预,可能在半年内发展为截肢风险 —— 这不是危言耸听,而是糖尿病患者 “神经病变 + 血管病变” 双重作用下的常见隐患。很多糖友总盯着血糖数值,却忘了双脚是 “离心脏最远、最容易被忽略” 的 “健康盲区”。今天康小护就教大家 3 步日常护脚法,把足溃疡风险 “挡在门外”。

 

文稿提供:刘佳妮

护理部副主任

 
 

 

第一步:每日足部 “细致查”,早发现比晚处理更重要

糖尿病患者常因 “周围神经病变” 失去足部感知力 —— 哪怕脚被磨破、扎伤,也可能没痛感,等发现时已出现感染。所以每天 1 次足部检查,是护脚的“第一道防线”。

具体做法很简单:晚上睡前坐在光线充足的地方,脱袜后先 “摸” 再 “看”

 用手背或指腹轻触双脚(从脚尖到脚跟、脚背到脚底),感受是否有红肿、发热、发凉或压痛感,重点排查脚趾缝、脚底等 “隐蔽部位”

 拿一面小镜子(或请家人帮忙)查看脚底、足跟,看是否有皮肤破损、水疱、脱皮、趾甲变厚变色(比如灰甲、黑纹),甚至微小的 “倒刺” 也别放过 —— 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问题,可能成为溃疡的 “突破口”。

如果发现脚趾甲过长、变弯,别用剪刀硬剪,可用温水泡软后(泡 5 分钟即可),用钝头指甲刀横向修剪,边缘留 1 毫米左右,避免剪到甲沟引发感染。

 
 
 

 

 
第二步:清洁保湿 “讲技巧”,避开 “烫伤 + 潮湿” 两大雷区

很多糖友觉得 “泡脚能促进循环”,但这恰恰是最容易踩的坑 —— 神经不敏感会让你对水温毫无察觉,38℃以上的水就可能烫伤皮肤,而烫伤后愈合极慢,很容易发展成溃疡。

 
 

 

正确的清洁方式是:

 用37~40℃的温水(用手背或温度计测,不烫为宜)快速冲洗双脚,时间不超过 5 分钟,避免长时间浸泡;

 用中性肥皂(如婴儿皂)轻轻擦拭,重点洗脚趾缝,但别用力搓揉;

 洗完后用柔软的毛巾(最好是纯棉的)轻轻吸干水分,尤其是脚趾缝,一定要擦干 —— 潮湿环境会滋生真菌,引发脚气,而脚气的脱皮、裂口也会增加溃疡风险。

保湿也有讲究:擦干后在脚背、脚底涂抹无香料、无刺激的润肤霜(如凡士林),但脚趾缝绝对不能涂!涂完后轻轻按摩双脚 1~2 分钟,能促进血液循环,但别用力按压。

 
第三步:鞋袜选择 “避误区”,不合适的鞋是 “隐形杀手”

很多糖友选鞋只看 “舒服”,却不知道鞋子的版型、材质,可能每天都在 “伤害” 双脚。比如尖头鞋会挤压脚趾,导致脚趾变形、摩擦破损;塑料鞋不透气,会让脚长时间处于潮湿状态;而袜子的接缝处摩擦皮肤,也可能造成隐性损伤。

 
 
 

选鞋、选袜要记住这几个要点:

 鞋子:选圆头、宽楦、系带 / 魔术贴款(能调节松紧),材质优先选透气的帆布或真皮,鞋底要有一定厚度(1~2 厘米),但别太硬,走路时能缓冲压力。买鞋最好在下午(脚会轻微肿胀),试穿时要穿袜子,确保脚趾能在鞋里自由活动,没有挤压感。穿新鞋前,先在家里试穿 1~2 小时,检查脚是否有红肿、压痛。

 袜子:选浅色、纯棉、无接缝款(或接缝在脚踝处的),浅色能及时发现血迹(比如微小破损出血),纯棉吸汗透气,无接缝避免摩擦皮肤。袜子要每天换,洗的时候用温和的洗衣液,别用漂白剂,晾干后别暴晒(避免变硬)。

     另外,绝对不能赤脚走路,哪怕在家里也不行 —— 地面的小石子、线头,都可能划伤脚而不自知。

 
 
 

 

最后提醒:出现这些情况,一定要及时看医生
 
 
 

如果发现双脚有这些问题,别自己处理,赶紧去糖尿病专科或足病科就诊:

 
01
皮肤出现破损、水疱、渗液,或者颜色变紫、变黑(可能是缺血);
 
02
脚趾肿胀、疼痛,或者感觉双脚麻木、发凉,走路时像 “踩在棉花上”;
 
03
 脚气严重,出现裂口、化脓,或者趾甲变厚、变色(可能是灰指甲)。

 

对糖尿病患者来说,“护脚” 和 “控糖” 同样重要 —— 血糖控制是基础,但足部护理是预防严重并发症的关键。每天花 10 分钟做好这 3 步,就能让双脚远离溃疡风险,稳稳支撑我们的日常生活。记住:对糖友而言,一双健康的脚,就是 “行走的健康保障”!

文稿提供:护理部副主任刘佳妮

---END---

上一篇:二十四节气——白露

下一篇:返回列表

快捷通道/Shortcut
康复设备/Scientific research technology
挂号系统/REGISTRATION SYSTEM

成都顾连康复医院提醒:请根据提示准备填写信息,以确保医生给您提供专业的分析和治疗建议。信息已经加密,请放心填写,我们会及时给您回复,请保持电话畅通。

您的姓名:
您的年龄:
电话号码:
病情描述:

自助预约挂号平台

Self appointment registration platfor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