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还是那个在朋友圈晒步数的人么?
1、老年人“暴走” 易损伤膝关节
老人的半月板用了几十年,本来就已经受到磨损,如果经常进行暴走,半月板就会出现退变,关节软骨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。所以老人步行运动不要太剧烈,如果身体承受度大,可适当加快,可一旦出现身体不适,应立即停止。
其实,“走的时间越长越健康”的说法是错的。走路的时间因人而异。
2、不同体质状态的人,走路大有讲究
“现代人工作生活压力大,运动量少,每天走1万步,应该算是一个正常的步行量,但如果走得太多、频率过高、姿势不对等,则可能造成慢性关节损伤,对肌肉、骨骼等也可能产生不良影响。特别是肥胖或关节有疾患的人,过量的负重运动,有可能加重关节软骨的磨损。”
运动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,走太多后关节承受压力大,易造成关节损伤;有椎间盘突出的人,如果走太多的路可能引起病情加重;老年人则容易造成膝关节的滑膜炎等。
3、走路锻炼有好处,方法先行第一步
很多热衷锻炼的人,早晨在固定时间起床,但头天晚上又没办法按时入睡。很多时候,打着哈欠就出门锻炼了。这样不仅起不到锻炼效果,反而导致抵抗力下降,人容易生病。
另外,起床后立即快步走也是不对的。要注意适度热身锻炼,慢慢起步,等到足部有些发热,再加快速度。快到终点时,慢慢减缓速度,不要马上停下来。
4、避免长时间暴步行走
很多中老年人,以为快步走的运动方式既能起到减肥的效果,还有利于身体健康。
专家提示,快步走或疯狂地暴走及不正确的运动方式,不仅伤害身体,还极易患上骨性关节炎疾病。
5、暴走有什么危害?
长期过度的运动,尤其是选择暴走的方式锻炼身体的人,他们患骨性关节的几率比较高。因为,骨关节炎是一种退变性疾病,年龄大的、肥胖的、过度运动的都容易诱发此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