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复助残 | 全国助残日:为TA们提供更多的生活可能性!
2024年5月19日,是第34个全国助残日。
今年的主题为“科技助残,共享美好生活”。
残疾预防中的三级预防,即通过康复功能训练、假肢矫形器及辅助器具使用、康复咨询、支持性医疗及护理、必要的矫形替代性及补偿性手术等措施,防止残疾后出现残障。
残疾不仅给患者本人带来困扰,也给家庭增加了负担。在助残领域,科技的发展与进步为残疾人生活自理提供了有力支持。
康复辅助器具具有改善、提高或代偿降低的功能。其临床应用对于患者、功能障碍者和老年人,能最大限度地改善功能障碍、提高生活自理能力。
1
肢体移动类辅具
肢体移动类辅具,如轮椅、助行器等,可以帮助功能障碍人士自主移动,减少长时间卧床或久坐的风险。长期卧床不动容易导致压疮、肌肉萎缩等并发症,而长时间久坐则容易引发坐骨神经痛、腰椎间盘突出等问题。
轮椅是为行走或移动困难者提供轮式移动和座椅支撑的设备。借助轮椅能摆脱卧床,保持坐位,改善循环系统功能,用小量的上下肢活动来驱使轮椅,最大限度的恢复或代偿运动功能,提高独立性,扩大生活范围,改善生活质量。因此,轮椅不仅是残疾人的辅助器具,还是TA们实现平等参与生活的一种手段。
使用轮椅的目的:
可以改善呼吸,增大肺活量;坐姿进食有利于增强吞咽反射;改进信息传递能力;扩大视野;改善膀胱的控制力;有效预防压疮;改善血液循环;增强患者平衡控制力;增强上肢功能等等。
治疗师通过评估患者的关节活动度,尤其是髋、膝关节和肩、肘关节的屈伸状况,以及考虑患者维持坐姿平衡的能力,对患者进行轮椅转移训练,帮助患者正确使用轮椅,提高生活自理能力。
2
支具矫形器
脑卒中以及骨关节系统的严重损伤,会给患者遗留明显的功能障碍。如偏瘫、截瘫、肢体缺失等伴随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,均需要通过康复治疗技术来预防、矫正和代偿其失去的功能,实现功能康复。其中支具矫形器的临床应用对于患者功能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。
对于患者来说,定制的矫形器可以帮助TA们站立、行走,预防畸形的发生。通过使用支具矫形器,残疾人可以更好地保持身体活动,预防并发症的发生。
3
智能康复设备
积极推动智能设备的临床运用与发展。
运用上肢多关节训练与评估系统、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、运动心肺功能测试及训练系统等智能康复设备与治疗技术,帮助患者精准评估、个体化治疗,改善功能障碍。
4
家居环境模拟训练
设置家居环境模拟训练区,最大限度模拟餐厅、厨房、卧室,在康复训练中通过融合日常生活活动,帮助患者重新掌握衣食住行基本技能,为患者回归家庭做好准备。
5
家居环境改造指导
为有需求的患者提供居家环境改造指导,深入患者居住场所,结合患者功能情况,设计出行、起居、洗漱、烹饪等无障碍装修方案,最大限度辅助患者居家生活,也能有效降低日常生活中跌倒、摔伤等风险。
随着康复医学的发展和康复技术的进步,追求功能康复和提高生活质量已成为康复医学的最终目标。
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,各种新型辅助器具不断涌现,为残疾预防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。不仅可以帮助肢体残疾和运动功能障碍的人恢复部分功能,改善残疾人的生活质量,还可以为康复医学研究提供数据和经验,推动残疾预防的发展。
爱、尊重与康复,同样重要。关爱残疾人,“科技助残”;帮助TA们,重获生活的信心,“共享美好生活”!
---END---
编辑:蒋婷
审核:院办